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无人配送迎来新机遇 引领智能物流新时代

2020-05-15 08:11:16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新基建”概念的首次提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和需求循环不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突出。面对这样的局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多次提出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新基建将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配送作为传统有人配送的有益补充,在疫区进行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快速补给,不仅有效减少了病毒的传播途径,还大大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的困局。2020年2月23日,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无人配送产业。

  无人配送是未来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人配送与“新基建”有何关联?“新基建”对无人配送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新基建的内涵

  “新基建”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两个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以技术、产业驱动,具备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特征的一系列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总称,涵盖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新型产业。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此前新基建七大领域的基础上,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赋能,无人配送迎来新机遇

  多项数据表明,当前制约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持续增长的物流需求与劳动力人口的逐年下降及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之间的矛盾,因此,物流业亟需技术转型升级,实现物流业的降本增效。无人配送系统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明显降低未来物流用工需求,成为解决我国物流劳动力缺口和降低人力成本的主要方式。随着“新基建”提速,我国物流服务和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应充分利用好“新基建”带来的技术红利,推动物流产业快速升级。

无人配送迎来新机遇  引领智能物流新时代

基于大数据与5G技术,实现智能空、路网的全域数据感知

  大数据中心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企业数据中心(EDC),利用大数据思想使产业上下游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基础设施上提供的存储、处理和数据服务能力,来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5G网络不仅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行业的实时应用需求,还为物联网、系统协同、海量数据共享和云计算提供了高效低延时的网络平台。

  无人配送系统通过数据中心(EDC)实现对供应链、实体物流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和一体化综合管理;通过5G网络进行商品信息的实时传输和无人机、无人车的数字化运营,进而实现商品和运载工具的智能空、路网的全域数据感知。数据中心和5G的应用使得无人配送系统各环节的信息流与实体物流同步,实现物流各活动环节的人、货、车、路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优化的配送流程和协同作业,实现货物移动通信、就近入仓、就近配送,提升产业链效能。同时,数据中心承担数据的存储、访问和计算功能,对多种类型非结构化海量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分析、检索、实时交互等处理,产生决策指令。

人工智能实现异构无人载具多式联运的自主协同

  根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包括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高级机器学习、脑智能计算等技术,涵盖了无人系统计算架构、复杂动态场景感知与理解、实时精准定位、面向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智能导航等共性技术,包括无人机自主控制以及汽车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核心技术。

  无人仓储系统运用智能感知、机器人等智能硬件设备实现了物流行业从人工分拣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仓储系统可实现依据历史数据对现有作业流程和库内规划的优化提升,未来10年内,机器人将为仓储系统节约20%到40%的装卸、搬运成本。

  无人机与无人车等运载工具通过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实现运输流程无人化,也为多式联运高效运输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异构无人载具多式联运的自主协同,有望将运输成本由现阶段占物流成本50%将至40%以下。与此同时,群体控制技术实现运载工具的高质量高效率协同运输管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末端配送通过结合GIS、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保障货到人的安全送达,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仓储人机共融关键技术应用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工业设备(生产设备、物流装备、能源计量、质量检验等)、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人员之间的互联,实现企业IT网络与工控网络的互联,实现从车间到决策层的纵向互联。显然,所有物流设备、物流信息和物流参与人员的互联即组成了物流的“工业互联网”。

  无人配送系统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对仓库内的各类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引导和控制,实现对货物的存储与移动(入库、出库、库内移动)管理,对仓储信息进行集成、挖掘、跟踪与共享,有效实现取货自动化、进出货无缝化和订单处理准确化。同时,对配送环节进行实时状态监测和分析,最终实现自主管理决策。物联网技术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使得无人配送作业全程货物可追踪、过程可控和结果可预测,实现智能仓储人机共融和效能的提升。

趋势及建议

  “新基建”技术与无人配送的融合过程是漫长的,还需各项技术的长期积累及与业务的深入磨合。在过去的几年中,虽然国内多家电商和物流企业都开始尝试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AGV等)、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研发,并初步形成了无人配送模式,但目前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无人设备及机器人总体技术成熟度不高;核心设备尚未规模化生产,导致成本较高;仓储、运输及配送管理相对独立,未形成高度集成的统一体;智能仓储的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导致企业推广动力不足等等。

  总体上,无人配送的发展不能仅靠物流企业单方面的尝试,而是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集合相关物流企业和科技创新公司进行无人配送的全系统战略规划,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场景应用为目标找到无人配送的核心突破点,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建议:

  (1)政府在出台“新基建”政策的同时,应加大对核心技术和物流基建的投资力度,扩大对试点企业政策优惠,鼓励科技公司和物流企业提高服务和技术质量,促进无人配送产业落地,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2)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运营模式和现有资源,思考如何利用“新基建”新技术在产业生态中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总目标。

  (3)科技创新公司应重注智能芯片、传感器、核心算法等基础技术的研发,形成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人工智能模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将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物流行业,促进物流行业的技术升级。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图片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